大蒜是我們日常飲食中常用的一種調料,它特有的辛辣味道,可以除去食物中的異味,在佐餐時還可增進食欲。根據現代醫學研究,大蒜中所含的辣素,其殺菌能力可達青霉素的1/10,對病原菌和寄生蟲均有良好的殺滅作用,可預防流感,預防傷口感染,治療傳染病,驅蟲。大蒜還具有明顯的降血脂、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,可以預防血栓形成。
大蒜雖好,但是也不能濫食無度。
(1)大蒜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,而辣素會刺激胃粘膜,所以胃腸道疾病,尤其是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不宜吃大蒜。
(2)有肝病的人過量食用大蒜,可使肝病加重。
(3)中醫學認為,大蒜作為一種熱性藥,過多食用會引起肝陰、腎陰不足,從而引起口干、視力下降等癥狀。
(4)有胃腸道疾病的病人如果想吃大蒜,可以先將大蒜切碎,在室溫下放置10分鐘,再加入涼白開,制作成蒜水,放入飯菜中食用。如果蒜未切碎就不能釋放大蒜有效成分,失去90%的藥效;倘若切碎后再食用,可通過酶的作用釋出有效成分。